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曲靖市推进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坚持调整优化蔬菜种植区域,充分利用冷凉山区和半山区、中温坝区、低热槽区优势,打破地域界限,推进蔬菜分散开发为板块推进,规模化发展常年、夏秋、冬春蔬菜,重点建设77万亩沾益—麒麟—陆良—师宗南盘江流域设施蔬菜产业带、60万亩会泽—宣威乌蒙山露地生态蔬菜产业带、16万亩富源魔芋产业带,带动全市发展蔬菜280万亩(不含复种),其中规模化种植183万亩,总产值180亿元以上,出口50万吨,创汇10亿美元,打造全国最大的“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给中心。
1.建设全国最大的“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重点突出叶菜类优势单品,加快推进77万亩沾益—麒麟—陆良—师宗南盘江流域设施蔬菜产业带建设,沾益重点建设南盘江流域、炎方—播乐—白水、德泽—菱角—大坡3个片区11个乡(镇、街道)15万亩蔬菜基地,麒麟重点建设南盘江流域、茨营、东山、潇湘、西城5个片区9个乡(镇、街道)20万亩蔬菜基地,陆良重点建设南盘江流域、龙海山脉冷凉山区2个片区11个乡(镇、街道)30万亩蔬菜基地,师宗重点建设石洞河、金马河2个片区5个乡(镇、街道)12万亩蔬菜基地。
2.建设全国重要的夏秋外销蔬菜基地。重点突出辣椒和叶菜类优势单品,加快推进60万亩会泽—宣威乌蒙山露地生态蔬菜产业带建设,会泽重点建设硝场河谷槽区、牛栏江槽区2个片区10个乡(镇、街道)20万亩蔬菜基地,宣威重点建设虹热、板塘、普宣、青务、鸡田、革香河6条公路沿线.建设富源精品魔芋产业基地
。整合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等政策杏彩平台官宣!会泽这些区域将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给基地,建设一批高标准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提升耕地绿色蔬菜生产能力。推动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在蔬菜产业中的运用,建设一批智慧蔬菜基地。配套喷滴灌设施,推行工厂集约化育苗,发展水肥一体化、防控绿色化、管理精细化的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建设一批蔬菜现代产业园,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3个。引导经营主体建设千亩示范、万亩连片的蔬菜基地,开展出口基地备案,按照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八有三档”的认定标准,打造150个省市县“绿色食品牌”蔬菜产业基地,其中省级10个、市级50个、县级90个。
。全面加强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组建蔬菜产业技术领军专家团队,围绕南盘江流域设施蔬菜产业带、乌蒙山露地生态蔬菜产业带、富源魔芋产业带,在不同纬度、海拔建设蔬菜科研试验研究基地,重点建设陆良绿色循环蔬菜试验基地、师宗水培蔬菜试验基地、会泽辣椒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宣威露地生态蔬菜试验基地、沾益高产高效设施蔬菜试验基地、富源魔芋绿色防控试验基地,每个基地不少于50亩,开展作物品种改良、水肥一体化、加工包装、保鲜贮藏、市场营销等领域技术研发,创新研发绿色生态蔬菜新品种新技术。
。以供港澳质量安全标准为标杆,以蔬菜绿色有机为质量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省级陆良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曲靖试验站、国家级会泽和富源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示范县技术支撑作用,分类分品种制定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出口标准、乌蒙山露地生态蔬菜生产标准、魔芋生产标准,提升供给“粤港澳大湾区”蔬菜质量安全标准和品质水平。
。科学编制蔬菜产业招商路线图,每年策划包装蔬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10个以上,瞄准全国知名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市场化招商,重点引进以蔬菜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关联度较高的冷链物流、食品溯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对投资企业做好前期对接、中期落地、后期运营服务,助推蔬菜产业上规模上档次。
。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陆航、沃坤、爨乡绿圆、成雄、维康、道成、太坤、堂生等蔬菜企业的支持服务,引导蔬菜企业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蔬菜企业集团,到2025年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5个,争取更多的蔬菜企业进入全省“绿色食品牌”100强企业。健全完善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资产联接、供求衔接、价格保护、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推动菜农和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全面落实国家、省支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的政策措施,依托产地和源头市场,建设陆良县60万吨蔬菜冷链物流设施、麒麟区越州镇蔬菜冷链物流中心36座冷库和恒温保鲜房100间、师宗县产地冷鲜保藏库200座、沾益区城西轻工业园区占地130亩的冷库、宣威市25座容量8200吨冷藏周转库和保鲜库,推广使用多温层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轻量化、新能源等节能环保车型,实现蔬菜采收后及时处理、及时保鲜,加快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
会泽乐业辣椒烘干中心建设,开发方便净菜、袋装蔬菜、真空保鲜蔬菜、辣椒调味品、魔芋饮品等产品,带动包装制品、运输业等下游产业发展。引导企业配套沼气提纯系统、有机肥加工设备,提高蔬菜废弃菜叶综合处理能力,废弃菜叶资源化利用率达99%以上。(五)畅通蔬菜市场流通渠道
。加快推进陆良工业园区大莫古片区占地1000亩集物流、食品安全检测、数字化交易及信息、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体验展示、金融服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云南蔬菜交易中心建设,到2025年将云南省蔬菜交易中心打造成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产地综合市场,开展果蔬加工、仓储及集配、果蔬交易、农资交易等业务,实现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科技交流、会展贸易和物流集散5大功能。加快推进富源魔芋交易中心改扩建,完善分级包装、仓储物流、交易信息平台等设施,形成魔芋集聚交易地。
。引导蔬菜企业与北京、上海等地建设蔬菜直供基地,与盒马鲜生、沃尔玛、等商超建立直采供应基地,与广州、杏彩官网注册香港、澳门等大湾区批发市场建立产销合作机制,畅通蔬菜销售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引导蔬菜企业与美团网、美团买菜、兴盛优选、京东到家等大中型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送菜业务,构建“当日下单+次日送达”的蔬菜营销模式。
。坚持把品质作为绿色蔬菜品牌打造的生命线,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蔬菜企业自检、委托检验和执法监督检测体系,严格蔬菜产地、市场检验检测,引导经营主体开展GAP、ISO9001、ISO1400、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到2025年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达170个以上、面积35万亩。严格实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制度,建立蔬菜生产销售档案登记制度,对蔬菜生产者实行生产销售全过程档案登记管理,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培育“陆良蔬菜”“珠源益品”“乐业辣椒”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创建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推广应用孔雀云区块链码和云南省“绿色食品牌”LOGO,开展蔬菜品牌网络直销,以放心菜、安全菜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品牌美誉度,力争更多的曲靖绿色蔬菜产品进入全省“10大名品”。组织引导蔬菜企业参与国际性和全国性农产品展会,搞好品牌营销活动;建立蔬菜品牌目录制度,优化品牌争创、注册、推荐等服务,提升品牌认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强化动态监管,确保品牌含金量。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聘请知名专家、院士领衔,成立有关科研院校专家及市县两级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绿色蔬菜产业发展专家组,立足加快推进南盘江流域设施蔬菜产业带、乌蒙山露地生态蔬菜产业带、富源魔芋产业带建设,从良种选育到田间种植、技术集成、采收加工、冷链物流、品牌打造等全过程提供蔬菜全产业链技术指导服务,切实解决蔬菜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升绿色蔬菜发展质量。
1.严格督查。各县(市、区)要强化《曲靖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执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做到县域一盘棋,统筹推进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冷链市场建设等,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要建立蔬菜规模基地、企业培育、绿色有机蔬菜认定、专业村打造等工作台账,适时收集图片、视频资料,直观呈现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市蔬菜产业组定期和不定期对3个蔬菜产业带建设开展督促指导,查阅工作台账,实地检查基地建设、企业培育等情况,适时通报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2.严格考核。强化《曲靖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约束和指导作用,紧扣《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曲政发〔2020〕31号)明确的发展目标,对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其中,规模化种植面积占50分,实地考核下达到乡(镇、街道)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完成情况;龙头企业培育占20分,实地考核新增蔬菜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加工厂房等完成情况;绿色有机蔬菜认定占20分,以认定证书为依据考核计分;蔬菜专业村打造占10分,以《曲靖市“一村一品”专业村(镇)认定运行管理办法》为依据考核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