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1-234*****

杏彩体育平台“云厨” 的净菜是怎么加工的?我们一起去探访

阅读数:18 时间:2023-09-06 来源:admin

  杏彩体育平台“云厨” 的净菜是怎么加工的?我们一起去探访云厨一战在名鼎鼎。它的后台加工车间是怎么样的呢?日前我们走进了南京龙池街道现代农业园区内企业“云厨1站”蔬菜加工中心,这个加工中心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基本建成的生产线个手工组。主要生产茄果类(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叶菜类(白菜、娃娃菜、奶白菜)、菌菇类(金针菇、海鲜菇、平菇)、水果(火龙果、猕猴桃等)。

  蔬菜加工中心已运行一个月,主要加工流程:蔬菜进场→真空预冷机预冷→暂存库暂存→分拣车间分拣→包装车间包装→成品库→分拣到各门店→冷链车辆运输→门店销售。

  现在“云厨1站”蔬菜加工中心每天的加工量约20吨果蔬,他们用先进的技术最大程度的保存了蔬菜的营养与新鲜,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果蔬。

  早上9点,龙池现代农业园“云厨1站”加工车间内一片繁忙,工人们将刚从大棚内采摘的青菜、丝瓜、红椒、菠菜、蒜苗等放入预冷库内,预冷20分钟后送入车间清洗、称重、包装,再通过冷链物流陆续送入主城区近百家“云厨1站”社区门店。

  龙池现代农业园是我市重要的叶菜供应基地,也是全市40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目前有10家企业、3家经济合作组织入驻。“云厨1站” 加工车间、供应基地均位于农业园区内。

  上午10点,在“云厨1站”加工车间秀珍菇加工线上,记者看到,一盒盒秀珍菇经过流水线时,工人们称重、包装、打码一气呵成。包装盒标签上标注了单价、净重、总价等信息,其中一盒秀珍菇标注:每公斤11元,净重0.418公斤,售价4.6元。

  “从田头起菜到送入社区门店,全程大约6个小时。”南京润康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宁生介绍,“云厨1站”主打净菜销售,同时搭配各种组配菜、酱卤熟食等成品、半成品,因为从基地直接采摘销售,蔬菜价格比超市、农贸市场更便宜,因此大受市民欢迎。“云厨1站”去年以来已在主城区开了近百家社区门店,成功构建了“基地种植+车间加工+物流配送+门店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

  在区龙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屈华金看来,“云厨1站”最大的贡献是将园区1万多亩基地生产的蔬菜源源不断供应到主城区,直接带动了农业园区发展并帮助种植户增收致富。

  目前,近百家“云厨1站”门店日销蔬菜约30吨,货源部分来自润康农业1500亩基地,另外大部分来自农业园区内3个合作社、500多名农户的约1.3万亩蔬菜基地,每亩大棚年收益超过5000元。

  “‘云厨1站’进军主城,为龙池的蔬菜打开了销路。农户只管种菜,不用再为销路发愁。”殷宁生表示,目前公司1500亩基地还聘用了30多名当地农民,为他们增加了一笔工资性收入。

  我市800多万人口中,约200万在农村,其中种地农民约20万人。农民如果长期分散种植、单打独斗,既难以提升种植环节的科技含量,又很难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水平。在此背景下,农民增收致富、农业业态升级、农村发展动能提升,必须依赖动力更强的新引擎——现代农业园区。

  在专家看来,现代农业园区和工业园区类似,都可以高度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能够按照主导产业突出、运行机制灵活、科技水平较高的模式组织生产,在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

  目前,我市拥有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40家。其中,江宁湖熟、竹镇、溧水傅家边3家省级园区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整体建设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在溧水白马现代农业园区,南京中亮有机蔬果食品有限公司拥有保健果汁、果酒生产线条,通过对黑莓、蓝莓系列产品进行深加工,年销售额突破亿元,杏彩网站登录辐射带动1000多农户“两莓”种植基地4万多亩。

  中亮公司董事长臧泉介绍,公司每年收购莓农“两莓”的金额超过2000万元。通过深加工,黑莓等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大增加,以一瓶300毫升有机黑莓果汁为例,黑莓果的成本约为10元,深加工成为果汁后市场售价可达15—18元。

  在溧水区白马镇,现代农业园区已建立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平台31个,取得农业科技成果370多项,形成黑莓、蓝莓等特色产业基地5万多亩,集聚龙头企业20多家,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省级生物农业示范基地,强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

  早上6点,胡凤义就在虾稻田里带着村民们干起活来,起虾苗、分虾苗、捞水草,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来自江苏淮安盱眙县的种养大户,从前年起彻底地改变了一年一季稻的传统种植模式,在自己承包的560亩土地上采用“虾稻共作”模式后,收入大幅增长,平均每亩地增收了2000余元。

  盱眙县被誉为“中国龙虾之都”,和胡凤义一样的种养大户还有很多,杏彩登录利用“虾稻共作”模式打造的虾稻产业链,已成为了盱眙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柱。根据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的评定,“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达到169.91亿元,位居淡水类水产榜榜首。

  盱眙“虾稻共作”一年养殖两季龙虾,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龙虾“供饵、遮阴、避害”,种养结合的模式下亩产龙虾150公斤、水稻400公斤,每亩纯收益4000元以上。盱眙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稻两虾”,有效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并且在龙虾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真正产出优质、绿色的龙虾和稻米。

  由“虾稻共作”模式生产出的虾稻米,如今已成为盱眙龙虾产业链上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去年12月份,我们的生态绿色龙虾米一上市,在南京农展会上就销售了4000多份。”盱眙稻虾缘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

  在发展“虾稻共作”基础上,盱眙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打响特色牌,实现促农增收,绿色可持续发展。截至2016年底,盱眙县稻田养虾面积达到13万亩,建成4个万亩集中连片和12个千亩虾稻共作示范基地,带动虾稻种养大户400余户。目前,“虾稻共作”催生了一大批销售加工、餐饮、电商等企业,全县从事龙虾关联产业10万余人。